今年以來,全縣上下認真貫徹中央、省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積極應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帶來的影響和挑戰,宏觀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,主要亮點表現在經濟總量保持較快增長,項目拉動勢頭強勁,地方財政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。
一、全縣經濟運行的基本特點
(一)縣域經濟運行平穩較快發展
據核算,1—6月全縣實現生產總值(GDP)137186萬元,同比增長10.1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36454萬元,增長4.5%;第二產業增加值53540萬元,增長11.2%,其中工業增加值49812萬元,增長10.5%。第三產業增加值47192萬元,增長12.9%。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6.6:39.0:34.4。
(二)工業經濟平穩增長
1—6月全縣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117329萬元,同比增長19.5%,規模工業增加值22046萬元,同比增長11.8%,增速全市第8位;規模以下工業實現總產值22478萬元,同比增長14.7%,增速全市第4位。
(三)項目拉動勢頭強勁
今年以來,全縣以項目建設為重點,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。1—6月,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731萬元,同比增長34.3%,增速全市第8位。重點工程建設順利推進,縣委老院子整體開發項目、農電網改造、城南公園、農村公路建設、國有林場危房改造等重點工程進展順利。
(四)財政收入快速增長
一季度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15828萬元,同比增長25.16%,增速全市第4位。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1321元,同比增長32.44%,增速全市第5位。
二、當前縣域經濟運行的幾個問題
1、經濟總量較少。
同縱向比,在縣委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近幾年來我縣經濟有了較快發展,社會事業有了明顯進步,但從橫向比,我縣與兄弟縣市仍有一定差距,1—6月,我縣生產總值只有鄰縣綏寧、新寧的一半,只有武岡的三分之一,僅占全市GDP的2.8%;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不到新寧的一半,僅占全市的2.9%。
2、產業結構不優。
合理的三次產業結構一般,一產業比重在20%以下,二產業比重應接近50%,三產業比重占30%左右。2012年全省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.6:47.4:39。今年1—6月我縣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6.6:39.0:34.4,第一產業比重過大,第二產業比重偏低,而第一產業受自然條件的影響,增長速度不可能太快,勢必導致全縣生產總值增幅不快。
3、農業基礎地位不牢。
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:一是農業投入相對較少,從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看,上半年農村投資只占總投資的8.4%,并呈下降趨勢。二是農民增收渠道不多,增收難度加大。三是農業基礎條件較薄弱,抗風險能力差。
4、工業主導地位不強。
規模企業個數少、規模少。目前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只有17家,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只有亞華乳業、科源生物、電力公司和新鼎盛電子等4家,規模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6.1,比鄰近的綏寧低8個百分點。
三、幾點建議
1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。要立足產業,著力發展有機農業、生態林業、奶牛養殖,壯大農業合作組織,推進新農村建設。要繼續圍繞奶業、林產業、延季蔬菜三大產業建設,加快發展水平,一是穩定播種面積,確保糧食穩產高產。二是大力發展以奶業為主的畜牧業,完善保險體系,降低市場風險;積極發展特色養殖業,確保農民增產增收。三是全面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,繼續打造有機蔬菜,并實現從自由發展向基地規?;?、生產標準化、操作機械化、營銷訂單化、組織合作化的高效現代農業方向轉變。
2、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。要立足資源優勢,以轉型升級為重點,承接產業內移,著力打造以茅坪工業基地為重點的發展平臺,加快發展環保能源產業,要加大對重點工業企業特別是亞華乳業、新鼎盛科技電子、科源生物、南山風電等企業的支持力度,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,支持它們做大做強。
3、著力培育新的財源增長點。要充分發揮我縣生態資源優勢,大力發展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,打造具有城步特色的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購、娛”為一體的旅游勝地,既保護了資源,又增加了財政收入,真正將“綠色工業”培育成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。
4、大力做好企業的轉型升級工作。要充分發揮各職能主管部門作用,力爭使符合條件的大個體戶重新登記注冊為企業,符合“四上”標準新開業企業要通過月度申報進入一套表調查單位名錄庫,千方百計做大我縣經濟總量。
作者:城步
編輯:redcloud